24
2022-11
发展生物质颗粒燃料是必然趋势
  生物质颗粒燃料做锅炉燃料是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生物质燃料多为稻壳、花生壳、玉米芯、油茶壳、棉籽壳及“三剩物”经过加工产生的块状环保新能源。  根据瑞典及欧盟的生物质颗粒分类标准,若以其中间的分类值为例,则可将生物质颗粒大致上描述为以下特性:生物质颗粒直径一般为6~8毫米,长度为其直径4~5倍,破碎率小于1.5%~2.0%,干基含水量是小于10%~15%,灰分含量小于1.5%,硫含量和氯含量均是小于0.07%,氮含量小于0.5%。若使用添加剂,则应为农林产物,并且应标明使用种类和数量。  欧盟标准对于生物质颗粒的热值没有提出具体的数值,但要求销售商应予以标注。瑞典标准要求生物质颗粒的热值一般应在16.9兆焦上。生物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世界重大热门课题之一,受到世界各国政府与科学家的关注。  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开发研究计划,如日本的阳光计划、印度的绿色能源工程、美国的能源农场等,其中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国外很多生物能源技术和装置已经达到商业化应用程度,同其他生物质能源技术相比较,生物质颗粒燃料技术更容易实现大规模生产和使用。  近两年,生物质颗粒燃料使用率开始上升,国家也开始重视生物质燃料这一块绿色燃料。很多区域中的部分企业投资探索生物质锅炉的生产,有望让生物质燃料的使用达到普及。江西兴明生物燃料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生物质颗粒燃料热值高、灰分低、能效高、无污染,欢迎大家前来选购。  
24
2022-11
生物质颗粒行业青睐
  生物质燃料是一种可再生的新能源,是利用木屑、树木枝桠材、玉米秸秆、稻秆稻壳等植物废弃物,经粉碎——混合——挤压——干燥等工艺,最后制成颗粒状燃料直接进行燃料燃烧,可间接替代煤、油、电、天然气等能源。生物质能作为第四大能源资源,在可再生能源中占有重要地位。开发生物质能既可以补充常规能源的短缺,也具有重大的环境效益。同其他生物质能源技术相比较,生物质颗粒燃料技术更容易实现大规模生产和使用。  目前,生物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世界重大热门课题之一,受到世界各国政府与科学家的关注。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开发研究计划,如日本的阳光计划、印度的绿色能源工程、美国的能源农场等,其中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占有相当大的份额。  国外很多生物能源技术和装置已经达到商业化应用程度,同其他生物质能源技术相比较,生物质颗粒燃料技术更容易实现大规模生产和使用。使用生物能源颗粒的方便程度可与燃气、燃油等能源媲美。以美国、瑞典和奥地利等国为例,生物能源的应用规模,分别占该国一次性能源消耗量的4%、16%和10%;在美国,生物能源发电的总装机容量已超过1MW,单机容量达10~25MW;在欧美,针对一般居民家用的生物质颗粒燃料及配套的高效清洁燃烧取暖炉灶已非常普及。  在国内,特别是用木屑加工成的生物质燃料,目前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发展迅猛,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仅广州迪森新能源集团在国内的产能就达到年产80万吨。南方沿海地区率先将颗粒燃料作为清洁能源,并展现了显著的经济、环保效果。  据了解,东北地区该产业方兴未艾,吉林、黑龙江等木材产区,对木业废弃物进行粉碎、烘干、制料,成品木质颗粒的热值达到4500~5500大卡。每吨的价格在800元左右。与燃油炉相比,经济效益更加可观,每吨燃油价格是7000元左右,热值是12000大卡,如果以2.5吨木质颗粒替代1吨油,不仅减少了废气的排放,保护了环境,同时可节省5000元。这种生物质木颗粒适应性强,从0.1吨到时30吨的工业炉、取暖炉、热水炉、蒸汽锅炉都可以应用,操作简单,安全卫生。  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吉林两省的木材和秸秆资源相当丰富,每年在循环利用处理上都存在很大浪费。但因受东北地区传统煤炭石油资源相对丰富且价格低廉等因素影响,当地大多数人对生物质能颗粒具有高能、环保、使用方便的特性认识不够,甚至许多用能单位根本就不知道有生物质能颗粒产品,更谈不上认识和应用。也因此才出现“东北生产生物质燃料干燥设备,却主要卖给南方和国外”的怪现象。  创业好项目尚欠推广  业内专家认为,我国生物质能源技术日趋成熟,已进入产业化生产和应用阶段,是低风险投资创业的好项目。其投资规模可大可小,既适合起点不高的家庭办厂,也适宜规模化流水线生产;其产品应用前景广阔,既可满足普通家庭对清洁能源的巨大需求,又实用于工业能源。几百元可生产,几十万元也可生产,投资者只要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即可生产出合格产品来;投资回报高,原材料就地取材,产品可达到化石能源的效能,一周即可建成投产见效益;市场竞争力强,由于生物质能源成本低廉,可调节的价格空间大,市场销路广泛。  目前国内东部发达省份在生物质燃料的认知上已日趋成熟,但东北等老工业区在用能观念上还相对滞后。“主要是每年用能情况没有南方那么紧张,现实没逼到非用生物质燃料不可的程度。但随着我国整体传统能源的日渐匮乏和国家‘十二五’期间碳排放指标的下达,发展生物质燃料将成为必然。”陈洪斗说。  “十二五”规划推动生物能发展  据悉,“十二五”规划中我国将要增加十项指标,其中涉及新能源和节能减排的就有六个。这些指标的确立,将为我国包括生物质能发展在内的低碳经济创造极大契机。这六大指标分别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含氧量(COD)、氨氮量以及氮氧化物排放量等。其中,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上升为主要的指标。根据“十二五”规划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十二五”期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和17%。  “就节能减碳目标而言,重要的不在高低,而在于我们确定目标之后会有一系列的大规模的节能减碳政策。”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能源系统分析和市场分析室主任姜克隽表示。  据了解,这些目标的提出,都与2009年我国在气候谈判中对国际社会做出的部分承诺有关。该承诺包括,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碳强度相比2005年下降40-45%。上述可再生能源比例和节能减碳目标确定之后,那么到底该如何实现?  就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这一指标而言,根据1月15日召开的全国能源会议透露,实现这一指标一半以上需要水电来完成,另一半主要依靠风能和太阳能。  就节能减碳目标的整体实现路径而言,清华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十二五”的节能减碳和“十一五”期间的实现途径并无本质区别,将继续以依靠技术节能为主、结构节能为辅的模式,预计技术节能所占的贡献比例将从“十一五”的约70%降低到“十二五”的60%左右;而结构节能所占的贡献比率将由“十一五”的约17%,上升到“十二五”的约30%。  “对结构调整而言,一方面要避免高耗能产业的过剩,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替代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样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节能减碳的双赢。”姜克隽指出。  
24
2022-11
生物质燃料取之天然
  不可再生能源利用情况:我国每年消耗16亿吨煤炭,其中9亿吨用于发电,7亿吨是用于工业用锅炉和生活用锅炉。锅炉用煤的热效率只有60%左右,同时排放大量的C02和S02。  在替代将近7亿吨的工业用煤中,生物质木屑燃料颗粒机设备制生物质颗粒燃料(经准也设备颗粒机压制而成)将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木质材料的利用现状:目前,我国木质能源仍以直接燃烧的柴灶方式为主,由于薪材原始状态很松散,燃烧过程中,80-90%的能量随着烟气和灰分的散失而浪费,热利用效率很低,只有10-15%左右。  生物质木屑燃料颗粒机设备用生物质燃料原料资源情况:  我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目前可供利用开发的资源主要为木质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薪材、加工剩余物和城市固体有机垃圾中的废旧木料等。据理论测算,我国生物质资源可达50亿吨左右。  (1)农作物秸秆。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是主要的木质能源资源之一,目前,主要用生物质木屑燃料颗粒机设备生产作为生活燃料、饲料、肥料和工业原料等,仍有大量未得到有效利用。每到收割季节,有大量秸秆焚烧,污染环境,影响交通,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害。按每年废弃的农作物秸秆约有6至7亿吨,其中约有3亿吨可作为能源使用,折合标准煤1.5亿吨左右,如果将这些秸秆资源用于发电,相当2套0.9亿KW火电机组年平均运行5000h,年发电量为9000亿千瓦时。  (2)木、竹采伐和加工剩余物。我国林木生物质总量约178.86亿吨,每年可采伐剩余物的生物量约16亿吨。考虑到采运条件、生态防护、资源分布等多方面冈素,每年可提供发展生物质能源生物量为3.3亿吨,折合标准煤约2亿吨,如全部得到利用,能够减少1/10的化石能源消耗。  (3)工业木质废弃物。在其它工业生产中,例如造纸厂、糖厂和粮食加工厂等,每年也会产生大量的木屑、树皮、蔗渣、谷壳等。  (4)城市废弃木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我国城镇的垃圾量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每年产生的城市垃圾约为60亿吨,其中各类木材垃圾可达6000万吨,完全可以用于生物质木屑燃料颗粒机设备制作颗粒燃料的制造。  生物质木屑燃料颗粒机设备生产的生物燃料的原料都是取之天然,达到废物利用的效果,例如木屑、农作物秸秆、锯末、稻壳等一些农作物生产的不可利用的产物和家具加工过程中不用的木屑都属于生物质再生资源,通过使用生物质木屑燃料颗粒机设备使这些产物变成生产生活中有的有力资源。
24
2022-11
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秸秆压块燃料
  一、秸秆压块燃料是利用新技术及专用设备将各种农作物秸秆、木屑、锯末、花生壳、玉米芯、稻草、麦秸麦糠、树枝叶、甘草等压缩碳化成型的现代化清洁燃料,无需任何添加剂和粘结剂。即可解决农村的基本生活能源和提高农民收入,又是新兴的生物质发电专用燃料,秸秆压块燃料也可以直接用于城市传统的燃煤锅炉设备上,可代替传统的煤炭。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组织的预测,地下石油、天然气及煤的储量,按目前的开采利用率仅够使用60年左右。因此秸秆压块燃料是未来再生能源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随着世界性的能源匮乏,秸秆压块燃料的市场需求和利润空间将不可估量。  二、秸秆压块燃料烧后的废气排放:CO零排放;NO214毫克/立方米(微量);SO246毫克/立方米远低于国家标准,可忽略不计;烟尘低于127毫克/立方米远低于国家标准。  三、有燃煤锅炉可以直接使用秸秆压块燃料:秸秆压块燃料燃烧排放物完全符合环保标准,是国家部门认可的现代化清洁燃料,通过不同形式的锅炉使用试验表明,现有的燃煤锅炉完全适应秸秆压块,无需更换锅炉。  四、秸秆压块燃料燃烧后的灰分处理:秸秆压块燃尽率可达96%,剩余4%的灰分可以回收做钾肥,实现了“秸秆→燃料→肥料”的有效循环。  五、秸秆压块燃料的特点:秸秆压块挥发份高,易析出,碳活性好,易燃,灰分少,点火快,更加节约燃料,降低使用成本。  六、秸秆压块燃料的发展前景:在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价格显著上涨的背景下,我国积极发展生物制能源和再生能源以确保国家能源安全。2007年9月,国家发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战略重点和总体目标。可见,秸秆压块燃料前景光明。
24
2022-11
森海生物质能源响应国家环保政策,积极推广新型生物质颗粒燃料
  生物质颗粒成型燃料是以木屑、秸秆等农林剩余物为原料,在高压加热条件下,压缩成颗粒状且质地坚实的成型物,可作为工业锅炉、民用炉灶、家庭取暖炉以及农业暖房的燃料。由于成型燃料除具有比重大、便于贮存和运输、着火容易、燃烧性能好、热效率高的优点外,还具有灰分小、燃烧时几乎不产生SO2,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清洁燃料,有着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  1、生物质颗粒燃料发热量大,发热量在3900~4800千卡/kg左右,经炭化后的发热量高达7000—8000千卡/kg。  2、生物质颗粒燃料纯度高,不含其他不产生热量的杂物,其含炭量75—85%,灰份3—6%,含水量1—3%,绝对不含煤矸石,石头等不发热反而耗热的杂质,将直接为企业降低成本。  3、生物质颗粒燃料不含硫磷,不腐蚀锅炉,可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企业将受益匪浅。  4、由于生物质颗粒燃料不含硫磷,燃烧时不产生二氧化硫和五氧化二磷,因而不会导致酸雨产生,不污染大气,不污染环境。  5、生物质颗粒燃料清洁卫生,投料方便,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极大地改善了劳动环境,企业将减少用于劳动力方面的成本。  6、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后灰碴极少,极大地减少堆放煤碴的场地,降低出碴费用。  7、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后的灰烬是品位极高的优质有机钾肥,可回收创利。  8、生物质颗粒燃料是大自然恩赐于我们的可再生的能源,它是响应中央号召,创造节约性社会。  生物质颗粒作为一种新型的颗粒燃料以其特有的优势赢得了广泛的认可;与传统的燃料相比,东莞市森海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的生物质颗粒燃料不仅具有经济优势也具有环保效益,完全符合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首先,东莞市森海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生产的成品由于形状为颗粒,压缩了体积,节省了储存空间,也便于运输,减少了运输成本。  其次,燃烧效益高,易于燃尽,残留的碳量少。与煤相比,挥发份含量高燃点低,易点燃;密度提高,能量密度大,燃烧持续时间大幅增加,可以直接在燃煤锅炉上应用。  除此之外,东莞市森海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生产的生物质颗粒燃烧时有害气体成分含量极低,排放的有害气体少,具有环保效益。而且燃烧后的灰还可以作为钾肥直接使用,节省了开支。
24
2022-11
生物质颗粒燃料——减轻农民经济负担的好帮手!
  生物质颗粒燃料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的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关专家估计,生物质颗粒燃料将成为未来可持续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到本世纪中叶,采用新技术生产的各种生物质能源替代燃料将占全球总能耗的40%以上。  生物质颗粒燃料开发利用的生物质能源对我国农村更具特殊意义。我国80%人口生活在农村,秸秆和薪柴等生物质能是农村的主要生活燃料。广大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源资源,据估计,农业和林业每年可以提供的固体能源资源约有6亿—7亿吨,所含能量相当于3亿一3.5亿吨标准煤,即占2005年全国商品能源生产总量的15%一17,4%。虽然有如此丰富的生物质能源,但是由于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原因,目前即便是生活在广大农村的农民也以煤炭作为家庭生活的主要能源,这既造成了严重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常规化石能源不可能完全满足广大农村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且由于国际上正在制定各种有关环境问题的公约,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这对以煤炭为主的我国是很不利的。因此,立足于我国农村现有的生物质资源,研究新型转换技术,开发新型生物质锯末颗粒设备既是农村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是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需要。在农村尽可能采用生物质锯末颗粒技术,多用生物质能,减少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耗,可以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首先,减轻农民经济负担,帮助农民就业增收。农民增加生物质能消费,可以减少商品煤的购买量,从而减少现金支出;生物质原材料的收集及供应可创造大量新的工作岗位并给农户带来直接收益。  其次,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环境条件。生物质燃料的含硫和含灰量远低于煤炭,燃烧温度较低,代替煤炭可以减排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灰渣,既能改善农户的室内卫生,又能减少村庄灰渣的堆放和运输量,利于改善村容村貌。  第三,利于保障能源供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农村置换出来的部分煤炭可以用于大容量机组发电或其他用途,既可以缓解煤炭供应紧张的局面,也可以避免农村用煤的低效率造成的浪费。  第四,减排二氧化碳,洁净大气环境。在生物质生长——燃烧利用的循环周期中,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净增长为零。  第五,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生物质颗粒燃料是可再生能源,其可持续性优于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
东莞市森海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